网络电信诈骗套路分类总结
发布时间:2019-11-01
互联网在给人民群众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,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,其利用各类通讯网络诈骗伎俩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,令人防不胜防。
一起学习以下这些诈骗套路吧!
一、仿冒身份欺诈
通过冒充伪装成领导、亲友、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。
1、冒充亲友诈骗
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网络通讯工具密码,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,冒充该通讯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“患重病、出车祸”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。
2、冒充公司领导诈骗
犯罪分子通过打入下载app送28彩金内部通信群,了解老总及员工之间信息交流情况,通过一系列伪装,再冒充公司领导向员工发送转账汇款指令。
3、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
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骗者电话,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、涉嫌洗钱、贩毒等犯罪为由,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。
二、购物类欺诈
通过以各种虚假优惠信息、客服退款、虚假网店实施欺诈。
1、假冒代购诈骗
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规微商,以优惠、打折、海外代购等为诱饵,待买家付款后,又以“商品被海关扣下,要加缴关税”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实施诈骗。
2、退款诈骗
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,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,谎称受骗者拍下的货品缺货,需要退款,引诱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,实施诈骗。
3、网络购物诈骗
犯罪分子通过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,在事主下单后,便称系统故障需重新激活。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,让受骗者填写个人信息,实施诈骗。
4、低价购物诈骗
犯罪分子发布二手车、二手电脑、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,事主与其联系,以缴纳定金、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。
三、利诱类欺诈
以各种诱惑性的中奖信息、奖励、高额薪资吸引用户进行诈骗。
1、冒充知名下载app送28彩金中奖诈骗
冒充知名下载app送28彩金,预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虚假中奖刮刮卡,投递发送,后以需交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,诱骗受骗者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。
2、娱乐节目中奖诈骗
犯罪分子以热播栏目节目组的名义向受骗者手机群发短消息,称其已被抽选为幸运观众,将获得巨额奖品,后以需交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诈骗。
3、兑换积分诈骗
犯罪分子拨打电话,谎称受骗者手机积分可以兑换,诱使受骗者点击钓鱼链接。如果受骗者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、密码等信息后,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。
4、二维码诈骗
以降价、奖励为诱饵,要求受骗者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,实则附带木马病毒。一旦扫描安装,木马就会盗取受骗者的银行账号、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。
5、高薪招聘诈骗
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,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,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,随后以缴纳培训费、服装费、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。